首页 >> 养生保健 >> 保健杂谈 >> 正文

嫌弃胖子会让他变更胖?请善待你身边的胖子吧

来源:网络来源 时间:2017-7-6 14:53:00 点击:-

近日,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了一份关于《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报告,其中我国各省肥胖率的数据引发了网友热议。

从上图可以看出,北方地区肥胖率明显高于南方!其中,天津的超重率全国第一,为40.9%,西藏的超重率最低,为18.4%;北京的肥胖率全国最高,为25.9%,海南和广西的肥胖率均最低,为5.7%。

难道真如这首歌唱的“你在北方的寒夜里,一身肥膘!我在南方的艳阳天,身材苗条!”

专家研究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北方,高纬度地区,天气冷,人们容易想成“多吃少动”的习惯;

2、南方普遍热,能量消耗大,人体代谢快,更容易瘦;

3、北方人热爱谷物、肉类,摄入的淀粉和脂肪较多;

七成人不愿和胖人结婚?

调查:连司机都不想载胖人

很多人会觉得,我有钱,我就想享受美食,我胖怎么了?吃你家大米了?那么,普通人是怎么看胖子的呢?

近期,某医院在该院的门诊及住院“胖友”(肥胖患者)进行调查,又在市内的多个地铁、大商场门口、菜市场等调查,总共调查了500人,结果显示:

1、77.2%的人表示“不会找胖人做配偶”,怕肥胖导致不健康,尤其是怕影响生育。

2、的车司机都不想载胖人。

你感受到这个世界对胖子的恶意了吗?还有更过分的!

2017年5月上旬,上海市民办小学举行“幼升小”面谈,阳浦小学和青浦世界外国语学校把家长也列为考察对象,考题难倒了众多家长。家长的肥胖居然成了一些学校的考察目标。家长太胖,孩子就可能不被录取。这事引起了一些家长和公众的愤懑,认为这是赤裸裸的人身歧视。

其实,肥胖的成因太复杂,有遗传、环境和和后天行为方式的复合和叠加。让人伤心的是,社会的歧视,会让肥胖者难以排解自卑和自悲,可能导致隐性抑郁,慢慢地影响生活和工作。

这可不是小编猜测,是有科学研究的哦!

最近发表的研究调查“肥胖歧视”与生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肥胖者感觉到自己由于太胖而受到他人的歧视,他们的锻炼和活动会比其他人有明显的下降。

研究人员分析了英国长期追踪调查的50岁以上的5400名志愿者的相关信息。那些感觉到自己因为过于肥胖而受到外界歧视的人,每周参加至少一次中等强度或高强度的运动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低66%。

原因在于,超重或肥胖的人更加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形象,他们不希望自己在锻炼的时候吸引他人异样的关注或揶揄,让他们尴尬。

更深层的原因可能是,肥胖者会通过别人的异样关注而深信自己属于懒惰,不爱运动的那种人,除了自惭形秽,从而破罐子破摔,认为不必过分地锻炼身体以减肥。而且,他们认为,锻炼与否,结果也并不会有多少差异。

因此,面对肥胖,既要找到原因,从饮食和运动方面进行积极的减肥,也要有配套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他人应当克制对肥胖的歧视,给肥胖者创造宽容的健身氛围,从而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

标签:肥胖   锻炼   多吃少动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