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保健 >> 保健杂谈 >> 正文

每种豆制品都有不一样的“补”!

来源:网络来源 时间:2017-5-22 13:39:00 点击:-

吃肉不如吃豆腐,又省钱来又滋补”。豆制品富含优质植物蛋白质、膳食纤维、不饱和脂肪酸、钙和大豆异黄酮。其实,每种豆制品都有不同的营养特长,你可能还不知道。

豆制品,营养各有特长

豆制品指的是由黄大豆、黑大豆和青大豆等以及用其加工成的食物。

相较动物肉类,豆制品含有丰富的大豆异黄酮、膳食纤维等成分。相较红豆、绿豆等高淀粉杂豆,豆制品中淀粉含量少,蛋白质质量高。

除了这些共性外,不同豆制品还有自己的营养优势。

膳食纤维高手:毛豆、豆渣

毛豆是大豆在未成熟时收获的鲜食豆类蔬菜,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钾、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高。

嫩毛豆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0%,远超过芥菜、菠菜、苋菜、芹菜杆等高纤维蔬菜,是蔬菜中的纤维冠军。打豆浆剩下的豆渣也是膳食纤维高手,对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经常性便秘等疾病都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补钙高手:豆腐、腐竹、豆干、豆腐皮

大豆本身含钙量并不算高,而做豆腐、豆腐皮、豆腐干时,需要加入含钙的凝固剂,所以成就了一大批“补钙高手”。

维C高手:豆芽

大豆发芽后,营养跟以前大不相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大豆中基本不含维生素C,而每100克豆芽中含9-21毫克。

大豆发芽后,部分蛋白质会分解为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更有利于吸收。

矿物质高手:发酵豆制品

发酵豆制品包括豆瓣酱、豆豉、豆腐乳等。

大豆发酵后,不仅产生相当多的B族维生素,而且蛋白质变成了更容易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味道更鲜美。

经发酵后,豆子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增加了2-3倍,再加上氨基酸和多肽的帮助,使大豆中很难被人体吸收的钙、磷等矿物质的利用率提高了30%-50%。

多数发酵豆制品含有豆豉激酶,具有抗血栓的功能。

吃豆制品避开四大误区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25-35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豆制品虽好,但是很多人对豆制品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

萌萌哒云朵分割线

误区一:红豆、绿豆也属于大豆制品

大豆制品一般不包括绿豆、红豆、豌豆、蚕豆、芸豆等淀粉豆。

这两类豆的营养构成有很大区别,淀粉豆蛋白质含量不如大豆高,且其氨基酸构成不如大豆合理,不属于优质蛋白。

淀粉豆也不含大豆异黄酮等有益成分,其淀粉含量高,营养更接近粮食。淀粉豆类营养也不错,可以部分替代主食。

误区二:所有大豆制品都能补钙

大豆本身含钙量并不算高,其制品中含钙量的高低与加工工艺有关。

北豆腐、豆腐皮、豆腐干等大豆制品用含钙凝固剂加工,是钙的良好来源。内酯豆腐是用不含钙的葡萄糖酸内酯做凝固剂,钙含量非常少。打豆浆时一般要加入20倍的水,且过滤掉豆渣,因此,豆浆补钙效果较差。

误区三:大豆制品吃多了会诱发乳腺癌

黄豆中的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性雌激素,很多人担心它会诱发乳腺癌。其实,植物性雌激素和人的雌激素是不一样的。

植物雌激素对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起到的是双向调节作用:

当人体内雌激素水平低时,大豆异黄酮表现出提高雌激素水平的功效。当体内雌激素水平偏高时,它会表现出降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

食用大豆制品不但不会因此患上乳腺癌,反而能降低其发生风险。

标签:豆制品   黄豆   补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