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迎来了中国第88个“中国国医节”。中国国医指的就是中医,中国国医节便是中国中医人的节日,中医的历史源远流长,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巨大的贡献。随着中医被不断的传承和发扬,中医文化也开始在人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开始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拔罐、艾灸、刮痧已经成为人们平日里养生保健的“必点项目”。三者虽皆为中医治疗方法,但却各司其职。今天,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三者到底有何不同。
都是通经络,
艾灸与刮痧拔罐到底有何不同?
中医外治法,都是靠调动气血疏通经络来达到治病养生目的的。艾灸与刮痧、拔罐都是中医外治法的精髓所在,它们的最终目的一样,但是在操作过程是有一些不同的。艾灸,身体虚弱和强壮的人都适合;刮痧、拔罐这些能“见血”的只适合身体强壮的人。
刮 痧
刮痧是通过对人体皮肤的反复刮动,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到达活血化瘀的作用。刮痧可以舒缓人体某些部位的长期劳累造成的酸痛,缓解人体疲劳,起到调整人体经脉流转、顺气活血的作用。
刮痧的实质就是泻掉实邪之气。但是,刮痧必须刮在淤堵的地方,才可以泻去多余的淤积气血,促进经络通畅,而如果刮在经脉空虚的地方,只会让该处更加虚弱。因此,身体健壮的人刮痧可以通经络,血虚血亏刮痧则会伤气血。
也就是说,刮痧是给邪以出路,相反的,换了身体虚弱的人,如老人、儿童或者正气不足的,仅仅凭借刮的力量是无法把邪推出去的,而且还容易适得其反。身体虚弱的人去刮痧,根本出不了痧。
艾 灸
艾灸跟刮痧、拔罐最大的区别在于,艾灸本身具有培补人体阳气,生血活血的作用!就是这一点决定了艾灸的不可替代性。
艾叶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燃烧后,可以使热气内注,把深伏在人体内部的寒邪驱逐体外,使人体阳气充沛,达到温通经络、培补气血、补肾固元的作用。
人体的元阳之气与生俱来,如果损耗了,是不能再生的,只能补充,而药性和热性都是强大的外援,艾灸不仅调动了人体自身的力量,还借用了艾草的药性和灸火的热性来补阳益气,这是刮痧、按摩等方法所不具备的。
因此,在中医界有一句话:艾灸补虚人,刮痧治壮汉!
拔 罐
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拔罐可补可泄。补,就是用罐数量要少,引气集中一处。
而我们通常在外面拔罐时总是满后背都被拔上,那主要是将气血引入膀胱经,起到利尿排毒的作用,但这对于气血虚弱的人便大为不利了。前一段时间报道过一个大叔连续拔罐一个月,得了贫血就是这个原因。
气虚的人,可能罐在身体上都拔不住!拔罐最大的功能就是它的引血功能,但是你要有血可引才行!
国医节
国医节的由来
中国国医节起源于上海。1929年,国民党政府卫生机构主管俞云岫提出取消中医,全盘否定中医中药。此事在医学界引起振动,众多中医药人士纷纷抗议游说。为了纪念这次抗争的胜利,发扬中医中药,医学界人士将3月17日定为中国国医节。
- 上一篇: 脸要穷养,脚要富养;心要穷养,肺要富养......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