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保健 >> 保健杂谈 >> 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鼓励我们:每天发呆5分钟,感觉累了就放空!

来源:网络来源 时间:2016-11-24 17:25:00 点击:-

日前,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乐享健康生活)项目正式启动,开创性地提出了“5125”的健康生活理念,其中第一个“5”就是建议市民每天给自己留5分钟发呆时间。

其他数字的含义包括每天运动1小时、掌握1项运动技巧和加入1个运动社交群;按照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摄入25种以上食物,做到膳食多样化。“发呆5分钟”的建议尤为引人注目。

发呆对环境、时间等条件要求较少

发呆通常是不经意间出现的一种自发的安静状态,与禅定、冥想、静思以及某些传统的健身气功一样,都会让机体放松。只不过“发呆”更多的时候是自发的无意地行为,而禅定、入静等放松方式则是主动的有意的操作。相比后者,发呆对环境、时间等外部条件要求较少,因而更简单易行。两者在形式上虽然略有不同,但在机制上却殊途同归。

发呆可改善争强好胜的性格特征

发呆作为一种自发的入静,对心身健康也是大有裨益的。放松入静后,人的脑电活动以α波为主。处于这种脑电活动下,个体会感到放松舒适。特别是中间α波(9赫兹~12赫兹)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α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让人更富于创造力。

从生理学角度来看,发呆会引起机体的松弛反应,这是一种导致交感神经系统普遍降低的综合性下丘脑反应。当受试者在安静环境中处于松弛状态时发生的一套综合的生理变化,具体表现为心脏泵血量降低,心跳减慢,血压也随之下降,机体耗氧量减少,全身骨骼肌张力下降,肌肉放松,四肢温暖,新陈代谢水平下降,促进合成代谢及有关激素诸如胰岛素的分泌。松弛反应可以降低交感神经的张力,加强副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引起生理觉醒水平的明显下降,由此产生深度的放松。

生活节奏快 可利用碎片时间发呆

当然,大多数时候发呆是一种自发的放松,如果要使得发呆带来的松弛反应更加深刻持久,则需要主动发呆。特别是对于那些节奏快、压力大、事务缠身或学业繁重,以及长期因独处带来无助感的白领人群来说,片刻的发呆就像为其高速运转的大脑按下一个暂停键,从而得以缓冲,或使濒临枯竭的生活热情得以补给。

很多人生活节奏快,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发呆,比如可以用上坐地铁、飞机或其他交通工具上的时间,一个任务结束后或两个任务间的空档等零星时间。

发呆时的姿势不限,如果头部可以靠在后面或者由手臂支撑更好,头颈部肌肉的放松更有利于产生充分的松弛反应。发呆时如果不能尽快地放松下来,可以回忆自己以前经历过的轻松愉悦的场景,比如置身于温暖舒适的海滩;还可以配合进行深慢的呼吸,特别是腹式呼吸。在呼吸频率变慢的引导下,人的心率血压也会有所减缓,机体会较快地进入松弛状态。

虽然提倡的是5分钟发呆,但显然这只是一种虚指,以环境允许、自我感觉舒适、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为准,通常几分钟即可。“5125”的谐音就是“我要爱我”。爱自己,就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让发呆逐渐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努力做到发呆5分钟,身心得放松。

标签:中国健康知识   传播   激励计划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