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涌泉穴是肾经的一个重要穴位,肾是主管生长发育和生殖的重要脏器,肾精充足就能发育正常,耳聪目明,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头发乌亮,性功能强盛。反之,若肾虚精少,则记忆减退,腰膝酸软,行走艰难,性能力低下,未老先衰。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掌的前三分之一处,屈趾时凹陷处便是。
1.补肾壮阳、强筋壮骨
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每晚睡前,盘腿而坐,用双手按摩或屈指点压双侧涌泉穴,若能长年坚持,自然会增强肾脏功能。
2.缓解手脚冰凉
俗话说:“若要老人安,涌泉常温暖。”老年人常常阳气不足,出现手脚冰凉、肢体怕冷、腰膝酸软、心慌、气短等症状,这时要开始给肾“加把火”,不妨没事常搓搓涌泉穴。用手掌快速揉搓涌泉穴,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的症状减轻。
3.舒解郁闷、增精益髓
气郁体质的人情怀不畅,闷闷不乐时间久了必然会阻滞血液的运行。按摩涌泉穴,可以让大脑的左右半球产生兴奋和抑制,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得到有效调节,并促进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人的体力和精力,使气机郁滞的状况得到缓解。
一个是:足三里
唐代名医孙思邈活到140多岁,他说过,“若要安,三里常不干。”就是说常灸足三里,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代表穴,也是最重要的长寿穴之一。
中医认为,胃是人体的一个“给养仓库”,胃部的食物只有及时地消化、分解、吸收,人体的其他器脏才可以得到充足的养分,人才能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所以,胃部消化情况的好坏,对我们来说极为重要。而足三里穴则能担此重任。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10厘米,用自己的掌心盖住自己的膝盖骨,五指朝下,中指尽处便是此穴。
1治腹胀腹痛、食欲不振、腹泻便秘
凡是肚子、腹部的病痛,都可以通过足三里穴来摆平。如果产生了便秘、口臭,伴有头昏脑涨的情形,一般是胃热太盛了,需要从胃经泻去亢盛的胃热。建议按摩足三里穴,每次5分钟,每天2~3次。
2补脾健胃、补中益气
中医养生认为,按摩足三里穴位有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等功效。每天坚持刺激,每天饭前饭后各半小时的时候按两侧足三里穴每次至少揉3分钟,可以左右交替着刺激。
3促使孩子长个
家长多给孩子按摩足三里和涌泉穴,可以增加经络的运行和人体全身气血的营养,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骨骼的发育,促使孩子长个,每天可按3~5分钟。
4防早泄
足三里对于经常感觉疲惫、怕冷、气力不足甚至容易早泄的男性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保健和辅助治疗穴位。常按摩此穴,有助于男性补阳、防早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