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狂犬病一旦发病,其死亡率是半分之百!因此如果被狗咬到,不管其有没有狂犬病都必须马上打狂犬疫苗,但是就是这严重影响着人类生命安全的药品,竟然有人也拿来造假了。
一瓶市面上常见的250克生理盐水,被灌装成125个小瓶,包装后销往各地,而外包装上赫然写着“人用狂犬疫苗”。近日,江苏省徐州市公安机关联合相关涉案地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一起系列生产销售假人用狂犬疫苗案,缴获假疫苗1.9万余支,抓获蒋某等犯罪嫌疑人17名,打掉犯罪团伙2个。这起由公安部发起的集群战役,涉及安徽、浙江、江苏、上海4个省市,涉案总值600余万元。
暴露于村中药店
2011年8月1日上午,丰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药品稽查科科长宋保健到顺河镇一家村药店进行例行检查。当打开这家药店里的冰箱时,冰箱侧门的一个细节引起了宋保健的注意:左下角有两盒药品被塑料布盖着,压在一盒三合激素注射液之下。“不仔细看很容易就忽略掉。”宋保健拿出这两盒药品,发现是“长春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万信牌人用狂犬疫苗”。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人用狂犬疫苗只可以在国家允许的防疫部门销售、使用。一个村中药店,怎么会出现此类药品?宋保健回忆说:“当时店主辩称‘是帮病人冷藏的’。”
但这仍然让监管部门提高了警惕。按照国家规定,疫苗类的药品属于特殊药品,药盒的外包装上必须贴有电子监管码。两盒药品在盒子的侧面都贴有电子监管码,但奇怪的是,两盒药品的电子监管码竟完全相同。“就像身份证一样,每盒药品都应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电子监管码。”宋保健打开随身带着的笔记本电脑,到药监部门的工作系统中去查询电子监管码,结果不出所料:“药品需进一步核查”。宋保健马上把药品查封,并和药品厂家联系,对方的回答是“没生产过这个批号的药品”。
地下室生产出假疫苗
在药监部门移交案件后,丰县公安局就此案马上成立了专案组,进行紧锣密鼓的侦查。今年6月3日,经过艰难调查,专案组民警终于在蚌埠市汽车站将该案主犯蒋平(化名)抓获。当侦查人员到蒋平的住宅及地下室中搜查时,发现了1.9万余支假人用狂犬疫苗成品、部分假禽流感疫苗和大量半成品及生产设备。51岁的蒋平是安徽阜阳人。由于嗜赌,负债累累的他打起了假药的主意。2007年,蒋平因倒卖假人血蛋白被抓,由于罪刑较轻,没有被追究刑责。2010年,蒋平同村的一个生产假人用狂犬疫苗的“朋友”被公安机关抓获,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缺促使蒋平“接了班”。蒋平从安徽阜阳太和县购买包装物,从江苏如皋购买玻璃瓶,又从安徽凤阳、江苏南通、浙江温州等地购买压盖机、打码机、说明书等物品,再加上从药店随意购买的生理盐水,假疫苗就这样在蒋平的地下室中被生产出来。
利润高达上百倍
蒋平雇佣两名无任何资质的社会待业人员作为生产团队成员。据蒋平说,团队每天可以生产300余盒假疫苗,而这样的一盒假疫苗成本仅为1.5元,但品牌相同的正品疫苗价格则为每盒320元。巨大的利润促使越来越多的人走入假狂犬疫苗的销售链条中。53岁的李达(化名)是蒋平的下线,他从蒋平手中拿货价是每盒八九元,转手以每盒15元的价格卖出。假疫苗经过层层转手后,被销至安徽蚌埠、江苏丰县、上海等地的乡村医疗卫生室和私人药店,这些装着生理盐水的“疫苗”摆上药店后,每盒身价升至约160元。
新闻进展
假疫苗未流入防疫部门
假疫苗在上下线中的流转方式极为简单,蒋平通过熟人、电话进行推销,以长途汽车带货的方式运至下线,下线收到货后再将货款汇至蒋平等人账户。这种上下线的交易方式虽然简单,却极为隐蔽。“蒋平经常把假药打包在写有‘上好佳’的食品包装箱里,再通过长途客车带货。”办案人员说。据统计,徐州市公安机关共抓获生产、销售假人用狂犬疫苗案件的相关犯罪嫌疑人17名,打掉犯罪团伙两个,捣毁窝点1个,查扣假疫苗3600余盒(约1.9万支),涉案总价值600余万元。
据丰县药监部门检查,暂时还未发现有假狂犬疫苗流入正规防疫部门。记者了解到,蒋平生产的“万信牌人用狂犬疫苗”除被公安机关查扣的成品疫苗及大量半成品外,还有1.2万盒(约6万支)流出,公安机关正在调查具体去向,力争追回已销售的假疫苗。
- 上一篇: 几毛钱的假药能卖几百块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