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保健 >> 药品 >> 正文

器官移植捐献无门与中介之乱

来源:网络 时间:2008-4-17 9:53:00 点击:-
为什么我国自愿捐献器官者如此之少?国人观念落后,要求死后保全尸身是一个原因,但更多的自愿捐献者面临一个尴尬——由于我国缺乏关于脑死亡法律法规的支持,不少自愿捐献者最终未能如愿。

据陈忠华教授介绍,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分会曾经接到39个器官捐献的请求,捐献意愿全部由捐献者亲属提出。但最后捐献成功的只有24例,另外15例尽管捐献者亲属已经签订知情同意书,但最后未成功实施。

捐献失败的原因,并非不符合接受移植者的需要,而是种种始料未及的理由:有的因为所在医院行政主管觉得风险太大,而拒绝实施;有的是在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后被禁止实施;有的则是相关部门提出的要求无法实现,最终放弃。

器官移植的巨大需求与正规器官捐献无门,这对矛盾的存在,加上灰色器官来源的无序竞争,给一些非法中介提供了生存空间。

“一些中介仗着有钱,到处找人说情,找机会‘插队’。而在东方器官移植中心,病人等待供体的原则是按登记‘先来后到’的顺序排队。因此,中介的做法让其他病人怨声载道。”朱志军对这些以器官移植为生的中介非常反感。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中介是没有经过工商注册的,他们对外业务是通过在各大医院网站的论坛上发帖子来招揽器官买卖者。由于在治疗结果方面缺乏透明性,根本没有针对医疗事故或出现后遗症情况时的赔偿对策。中介所留的联系方式仅仅是QQ号码,即使有些中介有自己的网站,一旦出事,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位中介人士告诉记者,由于治疗或者术后缺乏观察等原因,一些国外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在手术后两三年就去世了,但是国内较为充足的供体来源和相对廉价的供体价格仍然吸引了大量的国外移植者,跨国中介无疑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中介高薪聘请懂韩语、日语的工作人员,就是为了吸引韩国和日本的器官移植患者。

  “现在很多经济陷入困境的人,急着用钱,就通过中间人进行联系,而中间人都是与医院有关系的人,卖器官的人还不如中间人收入高。因此,暗中做这个交易的中间人获取暴利越来越多。他们一笔生意下来,起码可以得到五万元左右的好处,有的甚至超过十万元,而真正捐赠器官的人,有的还不如他们收入的一半。”一位多年从事器官移植的医生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