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随着年岁的增高,饮食的数量应有效控制,尤其是每顿饭最好不要过饱,否则可能诱发心脏病等,危害身体健康。
人体的每一个器官都被神经系统环绕,这些神经系统并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人的肠胃神经和心脏神经也是相互联系的。因此人的每一次咀嚼、吞咽、消化都会影响心脏神经的变化。如果饮食过量,心率自然会受其影响,发生早搏、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冠状动脉痉挛等。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年下降,患有心脏病的比例较高,心脏病的一大问题便是心肌供血不足。而饱餐之后,胃部被胀大,提高了胸腔的压力,饱食导致大量帮助胃部消化的血液在流入胃部后很难顺利回流心脏,因而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在食用过量食物的半个多小时内,人体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供身体循环的血量因此下降,颈动脉窦压力反应趋于迟钝等,都会造成餐后低血压。
综上所述,饱食对身体的危害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更要避免过饱问题。同时也要多吃低脂肪,低热量,易消化的食物,细嚼慢咽,减轻肠胃和心脏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