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五谷杂粮呢?自古便有多种诠释。《黄帝内经》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其中五谷指的是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而明末张景岳所着《类
经》中所指的五谷是“米、麻(可能是指胡麻)、大豆、麦、黄黍”。民间所说的五谷杂粮,一般是指
“稻、黍、稷、麦、菽”。稻指的是稻米、糙米;黍指的是黄米或玉米;稷指的是小米;麦指的是大麦
、小麦、荞麦、燕麦等麦类;菽指的就是一般豆类,例如大豆、绿豆、红豆等;杂粮指的是除了水稻、
小麦以外的杂食,例如核桃、薏仁、南瓜子等。
大家都知道,五谷杂粮较一般经过加工的细粮要营养得多,但实际上每一种谷物的营养都各有特点
,不同品种的粮食,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而就中医来说,五谷杂粮亦有其各自不同的特性,以下就来
介绍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谷粮。
稻米:为五谷之首,是人类的最主要的粮食,亦是人身体能量的来源,《本草食鉴》记载:“米饭
,性甘温、宜煮饭食、益血生津、补中养气、填髓充饥、健脾养胃、调和五脏,不可一日或缺。”稻米
能补脾、养胃、滋养、强壮,煮成粥具有补脾、和胃、清肺的功能,对病后肠胃功能较弱者,尤其是口
渴、烦热之人适合食用。
糯米:质黏柔、性甘温、具补中益气之功。《本草纲目》中提到,糯米,一治自汗不止。方法是:
糯米、小麦麸同炒为末,每服3钱,米汤饮下。二治胎动不安,用糯米1两,黄芪、川芎各5钱、水1000ml
,煎服。三治虚劳不足及营养不良、体力衰微,方法是将糯米放入猪肚内蒸干,捣作丸子,每日服用。
玉蜀黍:即玉米,味甘性平,能调中开胃、利尿除浊,常用于尿路结石或慢性肾炎水肿或高血压病
的辅助治疗。用法是以新鲜玉蜀黍根和叶45~90克(干者18~36克),水煎,1日分2~3次温服。
粟米:即小米,味甘、咸,性凉,有补虚损、健脾胃之功。小儿脾虚泄泻、消化不良,用粟米、淮
山药共研细末,煮糊加白糖适量喂之。产后体虚,用粟米、大枣煮粥,加红糖食用。
小麦:性甘凉,具有养心安神、厚肠益脾之功。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一帖着名的甘
麦大枣汤。可治疗因情绪抑郁或思虑过度、心脾元气受损,导致神志不安、悲伤欲哭、呵欠不断,以小
麦治疗可具良好效果。方法是用小麦1两半,甘草3钱,大枣10枚,水煎分3次服。
- 上一篇: 朝鲜族老人节“花甲宴”
- 下一篇: 中国老年旅游产业发展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