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保健 >> 保健杂谈 >> 正文

网络求医小心权益受损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2-10-31 15:43:00 点击:-

 

导读:现在人们为了方便,也为了保护隐私,喜欢通过网络搜索的方式,寻求医疗帮助,但是医生提醒,网络求医容易出差错,且难以维权。

一是为了“图方便”。到正规医院看病,挂号、候诊、缴费、检查都要排队,好不容易进了诊室,往往三言两语就被医生打发了。而网上看病省时免费,没有时间、地域上的限制,更加方便。

二是患者希望保护隐私。一些患有生殖系统疾病、皮肤病、心理疾病的患者往往羞于去医院挂号问诊,而在网络上,谁也不认识谁,有啥难言之隐都能放心说出来。

三是寄希望于偏方、验方,希望治好难以治愈的疑难杂症。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开设“网上诊疗”服务的大多是私立医院,为网友提供咨询服务的医生资历也无从验证。这些伪专家“挂羊头卖狗肉”,打着“诊疗”的幌子,诱导患者到指定的医院看病、买药,实际上是变相的医托、药托。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杨天伦说,网络问诊确实给一些患者带来了方便,并能普及医疗卫生常识。但病人并非专业医生,“隔空问诊”对自身病情和体征的描述难免与实际有偏差,容易因为误诊耽误治疗,从而造成严重后果。还有一些伪专家打着“养生教父、教母”的旗号,在网上误导群众,一些出现问题,病人维权难度也很大。

专家建议,应加强对民众的健康宣传,促进健康教育,引导民众谨慎对待“网络问诊”。如需在网上购药,应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可的网站购买;同时,规范医院“网络问诊”行为,对“伪专家”进行打假;对于涉嫌宣传、销售虚假药品的网站,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应联合公安部门进行及时查处。

标签:网络求医   医托药托   医学服务  
相关内容: